首页 > 宠物生活

高平市人才市场?高平人才网最新招聘

高平名吃烧豆腐的由来

烧豆腐是昆明夜市中的著名风味小吃。以优质的石屏豆腐,用炭火烧熟,配以佐料而成,皮黄香酥,心白素嫩。入夜,昆明街头巷尾炉火映照,香味四逸,自成民俗一景。烧豆腐是滇南地区的风味小吃,每块约二十克重,是采用优质黄豆经磨豆、去壳、泡发、磨浆、煮浆、滤浆、成型、滤水、发酵等十余道工序制成。其中发酵工艺是关键,发酵时间短了豆腐发硬且有酸苦味,过长则*变质。所谓烧豆腐实际是一种小型臭豆腐,“闻起来臭,吃起来香”,豆腐经发酵处理后许多不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,受到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于人体需要。

2002年高平经济发展三头六臂是什么

三头就是以天脊中化为龙头,打造煤化工产业的航母;以新兴*的技术、管理和品牌为龙头,打造铸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航母;以组建长平煤业*为龙头,打造清洁能源产业的航母;六臂就是化肥化工*化、能源基地清洁化、冶炼铸造规模化、轻工食品多样化、生猪基地品牌化、旅游文物一体化。根据高平市**显示,2002年以来,高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,始终把全面发展县域经济、奋力追赶全国百强作为强市富民的战略重点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,以发展为主题,调产为主线,工业为主导,民营为主力的基本思路,依托重大项目、旗舰企业、工业园区和资本市场,着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思想、体制、环境、资金、人才等制约因素,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靠资源起步、靠科技起飞、靠机制发展、靠市场发财的具有高平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,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。

高平孔六喜

孔六喜,男,现年54岁,系高平市石末乡侯庄村人。1986年加入*,1982年至1995年先后担任本村村委主任和*支部*。1993年至1998年高平市第一届政协企业联合会会员。

孔六喜自幼家境贫寒,过早辍学务农。七十年代初,自己瞒着家人和村干部,偷偷地外出搞副业,被当作所谓的“资本主义尾巴”割掉,并住进了学习班劳动改造。改革开放以来,在*的富民政策感召下,孔六喜凭着一股犟劲和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,带着家里仅有的30多元钱,重新踏上了外出劳务的征程。万事开头难,他先后走了莒山、北岩、潞安等8处煤矿寻求生计,都被一一拒绝置之门外。找一份活干,挣一份辛苦钱,就这样难吗?面对坎坷而又艰辛的谋生之路,他带着一线希望,再一次来到了伯方煤矿,向矿领导苦苦哀求道:“我们虽然都是庄稼汉,但我们舍得出力流汗,什么苦活累活我们都能干,并保证干好。”矿领导看到这位朴实憨厚的庄稼汉,被他诚恳的态度所感动,答应给他承包一条巷,让他进行井下掘进开采,随后,他带着20多名民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。在刚刚创业的头几年里,他吃不好,睡不好,夜以继日地坚持在井下第一线开采,不懂技术他就主动请教,有了困难他就主动克服,在创业的这几年里,他所承包的开采煤产量,都超额完成了任务,矿上的效益得到了提高,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矿领导的肯定和表彰。

他常说,自己富不算富,带领家乡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从1982年起到1986年他的创业之路虽然坎坷,但也有回报,由原来的一个包工队发展到12个包工队,先后在晋城、高平等10多个煤矿承包了井下开采,从业人员由原来的20多人增加到320多人,效益一年比一年好,收入一年比一年高。

1987年,在全村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下,孔六喜同志出任村委会主任,1989年又担任了村*支部*,在担任村干部期间,孔六喜常常说:“作为一名*、农民企业家、农村*支部*,搞企业,干工作不能仅仅为了个人发财,心中必须时刻装着*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。因为*和*给了我们致富政策,各级各部门给了我们支持和鼓励,群众又给了我们各方面的帮助,我们必须造福一方,回报家乡,回报社会。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为了尽快改变家乡交通差、吃水难、学校旧、街道泥的落后状况,他一不靠上级资助,二不向农民摊派,用自己多年来所攒下的辛苦钱和各包工队的一部分收入,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几件有影响的实事。一是投资12万元,自己雇铲车、挖掘机,在沟岩徒壁上新建了一条 3.5公里的村级公路;二是多方筹措资金,投资18万元新打了一眼深度为320米的深水机井,彻底解决了群众祖祖辈辈吃水难的问题;三是投资15万元,新建了本村标准化小学和村级中学两座教学楼;四是投资6万元,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硬化、绿化;五是投资12万元,新建了*支部村委会办公大楼和商贸大楼。同时还为村上200多人找到了致富门路,仅劳务输出收入一项,全村人均达到800多元。从而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成为晋城市、高平市的先进村,自己也连续多年被晋城市、高平市授予“优秀*支部*”、“优秀*”、“小康建设带头人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
1996年,他主动从*支部*的岗位上退了下来,扶持年轻有为的同志接替他的职务。此后,他又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外出劳务承包煤矿的二次创业之路。他先后跑市场,求技术,找项目,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,从更大范围、更广阔领域发展劳务输出,为家乡更多的剩余劳力提供就业门路,组织带领更多的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。孔六喜常说:“*之所以得民心、得天下,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。如果经济不发展,人民不富裕,*就会逐步失去凝聚力。我作为一名改革开放时期入*的*员,就是要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,让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。”从1997年至现在,他先后组织本村及邻村对煤矿生产懂经营、有技术、会管理的各类人才,采取股份制、股份合作制、租赁、买断等多种形式,先后承包经营了晋城、高平等范围内的10多座煤矿,为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,他跨省、跨地区聘请各类技术人才80多人,并详细制定了企业技改、块块经营、目标管理、科技兴企、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,从1997年至2002年,每年为全乡安排剩余劳动力800多人。

富裕之后的孔六喜,始终实践着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,更没有忘记他的家乡和人民。下面一串串的数字,真实地验证了一个普通*致富不忘*、致富不忘家乡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。

1999年,孔六喜所在的侯庄村被乡里列为全乡首批通油路示范村,在集体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,他自己雇用大型机械进行了路基改造,同时主动拿出5万元并组织发动其它包工队承包人,先后捐资54万元。完成了全乡第一家村级通油路工程。

侯庄至陵川附城是高平市东南部的一条重要出境公路,也是全乡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。2001年,孔六喜主动提出要重新扩修改造并通油路。他个人首先捐资22万元,再加上其它捐款共48万元,当年完成了铺油路工程。

2002年,石末乡*决定新建一座六轨制乡办中学教学楼,总投资需要80多万元,资金缺口较大,孔六喜同志得知后,主动捐款5万元并带动其它7名包工头共捐款31万元,解决了缺口资金的燃眉之急。

无偿带动救济困难家庭也是孔六喜心系百姓常有的事,凡本村考上中学、大学的孩子,他都要伸出援助之手;村上生老病*、经济困难户,他也都一一给予帮助;村上有的生病住院、修房盖屋,只要有求于他,不是5000元,就是2000元。几年来,孔六喜无偿帮助村上群众累计金额达20多万元。

在今年的抗击非典战斗中,他积极响应高平*、市*的号召,主动捐款10万元,为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急救病人献上了一份爱心。

今年四月份以来,他又主动和干部商量,自己投资200多万元,给全村人民办四件大事:一是新建一座双层34间教学大楼,全部配套现代化教学设备;二是对本村至市乡公路、本村至陵川附城公路重新进行水泥路面补修和改造;三是*开通南大街,修建15间文化娱乐大楼;四是重新整修大街小巷,硬化、美化农村环境。

孔六喜并不以此为满足,他决心继续艰苦创业,开拓富裕之路,让家乡人民更加富裕,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。用一个*的铮铮誓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*去拼搏奋斗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ahdhgm.com/html/87961249.html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